12月12日,2019年漢江流域科技成果推介會暨湖北省重大科技成果與技術需求交易會(第二期)在襄陽市成功舉辦,本次活動由湖北省科學技術廳、襄陽市人民政府主辦,湖北技術交易所、襄陽市科學技術局承辦。來自湖北、河南、陜西三省的高校、科研院所、企業、投資機構的參會代表共聚襄陽,現場進行科技成果路演、競價拍賣和技術需求招標,共同推動漢江流域科技成果的轉化落地。
湖北省科技廳副廳長葛琳、襄陽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張建友出席活動并講話,襄陽市政協副主席、襄陽市科技局局長羅瓊玖及湖北省科技廳成果轉化與區域創新處、河南省科技廳成果轉化處、湖北技術交易所等相關負責人參加了活動。活動由湖北省科技廳成果轉化與區域創新處調研員秦興龍主持。
葛琳副廳長在講話中指出,加快漢江生態經濟帶開放開發,服務漢江流域科技成果轉化和經濟社會發展,是湖北省和襄陽市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開放開發”建設大局的戰略舉措,也是湖北、河南、陜西三省產學研協同創新發展的必然要求。本次活動是全省重大科技成果與技術需求交易會的第二期會議,也是一場漢江流域三省高校院所應用型成果集中推介、競價走向市場的交易盛會,旨在交流推介湖北、河南、陜西三省優秀科技成果,促進漢江流域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推進漢江生態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活動籌備期間,襄陽市科技局和湖北技術交易所協同湖北、河南、陜西三省科技管理部門,群策群力,開展了大量科技成果征集、推廣和企業邀約工作。針對漢江流域新材料、新能源汽車、電子信息等特色產業,征集了華中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安理工大學、西北大學、陜西科技大學、鄭州大學、河南工業大學等15所高校100余項科技成果,在會上集中推介。邵國勝教授、張輝教授、向華高級工程師分別帶來了新材料、電動汽車、汽車關鍵零部件加工領域的主旨演講。
今年以來,湖北技術交易所認定成果228項,部分成果選擇公開掛牌轉讓方式,已轉讓金額超1000萬元,在掛牌過程中,多項成果出現了多個受讓方有摘牌意向,基于2018年12月12日拍賣會工作基礎,湖北技術交易所繼續開展成果拍賣工作。12月5日,湖北技術交易所通過湖北日報和科惠網面向社會公開發布了本次活動相關標的信息,共接收到36家單位的應標資料,經形式審查、聯合相關行業領域專家盡職調查等環節,最終遴選出6項科技成果在會上進行公開競價拍賣。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的“一種磷脂的精確定量方法”、 長江大學的“渦輪扭轉沖擊工具”、 華中農業大學的“一種利用城市枯枝落葉廢棄物生產有機肥的方法及應用”、 湖北文理學院的“新能源汽車智能安全監測系統關鍵技術開發”、 襄陽華中科技大學先進制造工程研究院的“汽車部件形位公差快速檢測及毛刺清理系統”、湖北工業大學的“溶瘤病毒激活免疫檢查點分子調控自然殺傷細胞(NK)抗腫瘤免疫治療技術”等6項科技成果成功競拍,成交價分別是50萬、200萬、100萬、50萬、53萬、100萬。
本次科技成果拍賣環節由湖北圣典拍賣公司提供專業化服務支撐。來自省內外高校院所、科技服務機構、科技型企業代表共計200余人參加了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