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州、直管市、神農架林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
現將《湖北省品牌提升專項行動方案(2020-2022)》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湖北省知識產權局
2020年4月27日
湖北省品牌提升專項行動方案(2020-2022)
一、總體目標 力爭到2022年底,全省品牌數量大幅增加,優勢品牌對經濟拉動作用顯著增強,品牌經濟在全省經濟總量的占比明顯提高,外向型企業品牌國際化程度快速提升,商標權保護力度進一步加大,商標品牌發展環境不斷優化,涌現一批在國際、國內有影響力的湖北品牌。全省商標申請量年均增長8%,有效注冊商標總量達到80萬件以上,地理標志數量和國際商標注冊總量均達到500件以上,馳名商標總量力爭突破400件。 二、重點任務 引導企業發揮主體作用,切實增強品牌意識,加大品牌建設投入,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弘揚工匠精神,追求卓越質量,提升產品品質,全面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一)突出重點產業,強化制造業品牌提升。在鞏固、充實傳統優勢產業品牌的基礎上,聚焦四大國家級產業基地和十大重點產業,以“芯屏端網”龍頭企業、細分行業“隱形冠軍”企業、科技“小巨人”“獨角獸”“瞪羚”企業以及年產值在5000萬元以上的高新技術企業為重點,支持瞄準國際標桿企業,創新產品設計,盡快推出一批質量好、附加值高的精品,促進制造業升級,培育100個在全國知名的“湖北制造”。 (二)突出品質特色,強化農產品品牌提升。以糧油、水產、瓜果、蔬菜、茶葉、菌類、中藥材產業和特色工藝龍頭協會企業為重點,充分挖掘地理標志資源,鼓勵制定地理標志地方標準,培育發展100個以上在全國具有較高知名度、帶動能力強的農產品特色品牌。積極協助受疫情影響的農產品品牌注冊申請綠色通道,支持鄉村創建線上銷售渠道,擴大優質特色農產品銷售范圍,推動地理標志精準扶貧,打造農產品品牌和地理標志品牌,滿足更多消費者需求。 (三)突出荊楚文化,強化服務業品牌提升。以增長潛力大、富民作用強的文化、旅游、餐飲、商貿流通等覆蓋面寬的現代服務業為重點,培育一批知名湖北服務業品牌。對100家文旅、餐飲和商貿流通企業實施跟蹤指導,鼓勵服務機構為受疫情影響較大的文旅、餐飲和商貿流通企業提供商標咨詢和代理援助。 (四)突出焦點產品,支持醫療防護用品和中醫藥生產企業打造品牌。以口罩、護目鏡、測溫儀、防護服、負壓救護車、BFE99%過濾布、檢測試劑盒、新冠核酸試劑、中醫藥制劑等醫用防護用品和中醫藥企業為重點,全面實施“一企一標”品牌培育(每個聯系點企業至少申請注冊1件商標),幫助有意愿的重點企業在申請涉及防治新冠肺炎的商標注冊時獲得優先審查,打造一批醫藥醫療用品自主品牌。 (五)突出引導推介,推動湖北品牌消費。以我省電子信息、汽車制造、優質農產品、休閑食品等優勢品牌和新經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品牌為重點,統籌運用各種媒介資源,充分、準確、全面開展推介,展示湖北品牌內涵,提升湖北品牌知名度,積極引導消費需求,形成關注湖北品牌、選擇湖北品牌的消費文化。 三、具體措施 (一)推進專利、商標融合發展,增強品牌科技含量和核心競爭力。指導馳名商標、湖北優勢商標企業應用新一代湖北專利信息檢索及分析系統,強化研發過程專利分析,圍繞專利、品牌兩端發力,實行創新戰略和品牌戰略聯合驅動,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支持知名品牌企業實施“高價值知識產權培育工程”,擴大省內自主品牌企業在相關項目中的占比,鼓勵強化專利支撐,夯實品牌發展的科技、質量基礎。 (二)促進品牌企業與銀行、風投機構等資本對接。圍繞企業流動資金短缺、融資難等問題,適時舉辦品牌企業與商業銀行、風投機構等融資對接會。積極發揮武漢、宜昌、襄陽、荊州、恩施、仙桃等商標專用權質權登記點作用,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向企業提供以品牌為基礎的商標權、專利權等質押貸款,積極協調壓縮辦理時限,為企業專利、商標質押融資提供全流程優質服務。 (三)拓寬品牌產品走出去渠道。舉辦地理標志大會暨品牌培育創新大賽,組織各大超市、網絡平臺參與湖北品牌營銷對接活動,鼓勵省內各類品牌參加地理標志大會、中國國際商標品牌節等主題展示,深度參與“4·26世界知識產權日”、“5.10中國品牌日”等各類宣傳活動。充分開發線上宣傳平臺,發布湖北特色品牌和各地各單位品牌建設成果,拓展品牌湖北和湖北商標品牌微信公眾號服務功能,持續宣傳推介湖北品牌。 (四)提高品牌創建國際化水平。實施“重點企業知識產權海外護航工程”,充分發揮知識產權制度在參與國際競爭的支撐和保障作用,提高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倡議和國際競爭的能力和水平。與WIPO中國辦事處聯合開展馬德里商標國際注冊培訓,以全省具有出口實績的外向型企業和具有出口實力的醫療防護用品生產企業為對象,邀請WIPO高級官員授課,助力湖北企業走出去。 (五)挖掘地理標志經濟效能。抓住湖北作為2020年國家地理標志運用促進工程實施省份的機遇,主動對接國家知識產權局地理標志運用促進工程。強化地理標志新專用標志的申報、推廣和規范使用,組織實施好地理標志專用標志換標工作,適時召開地理標志發展現場會,積極創建地理標志保護示范區。切實推進“知識產權運用示范工程”,跟蹤地理標志項目實施單位落實發展規劃,助推地理標志精準扶貧。 (六)嚴厲打擊商標侵權行為。認真組織實施新修改的商標法和《規范商標申請注冊行為若干規定》,強化商標行政執法和商標領域失信行為聯合懲戒,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秩序。每年發布一批商標侵權典型案例。嚴厲打擊與新冠肺炎疫情相關非正常商標申請代理行為,規制商標惡意注冊和囤積行為。以高知名度商標、地理標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關的商標等為重點,動態調整梳理優勢商標名錄,支持重點品牌獲得馳名商標保護。 (七)開展知識產權“面對面”服務行動。“面對面”指導科創板種子企業、醫療醫藥生產企業和其他省委省政府重點支持企業,了解企業品牌、專利發展需求,幫助解決有關困難和問題。指導各地商標受理窗口主動服務、靠前服務,優化工作流程,提升服務水平。 (八)開展 “湖北品牌年度經典”評選活動。聯合相關單位和媒體,通過專家評審、社會評選或網絡直播等方式,產生一批年度經典品牌,分別授予年度品牌設計經典、年度品牌管理經典、年度品牌運用經典、年度品牌保護經典、年度品牌品質經典、年度品牌文化經典、年度品牌營銷經典等,增強湖北品牌的美譽度和影響力。 (九)開展品牌示范城市、示范鄉鎮、示范企業創建活動。落實省政府有關文件要求,認定一批品牌示范單位,加大表彰力度,對重視商標品牌戰略,推進措施得力的地方政府和運用商標品牌戰略開拓市場、增強品牌競爭力成效顯著的優秀企業進行表彰。 (十)加大資金投入。在現有轉化資金的基礎上,適當增加對品牌強省建設的投入,及時在高價值商標培育、重點企業品牌海外護航、商標品牌運用示范等方面安排財政資金,推動專利與商標融合發展、互相促進。鼓勵各地爭取對商標品牌發展的財政投入,積極爭取國家知識產權局各類資金支持。 (十一)抓好組織落實。完善品牌強省建設聯席會議工作機制,適時召開品牌強省聯席會議成員和聯絡員會議,印發工作簡報,通報各地各部門品牌建設進展,每年對各市州品牌建設情況開展考核。探索發布湖北行業品牌榜、區域品牌發展指數和湖北品牌發展報告。開展“十三五”品牌強省戰略實施建設總結,布局“十四五”品牌強省工作。督促各地細化工作舉措,加強組織協調,切實推進本地區品牌建設。